|
实验性近视眼细胞凋亡的研究 |
|
作者:李镜海 王…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点击数:1764 更新时间:2005/6/15 22:36:12
|
|
目的:研究发育期豚鼠配戴不同度数的凹透镜后眼球屈光状态和眼轴的变化,明确细胞凋亡在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选健康豚鼠45只,随机分成Ⅰ组(右眼配戴-20D)、Ⅱ(右眼配戴-10D) Ⅲ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前、后测量3组的屈光度、眼轴长度。诱导2周后, 取后极部巩膜组织用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近视眼模型和对照组巩膜细胞中细胞增生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并比较近视眼和对照眼的差异, 应用透射电镜检测近视眼模型组和对照组中巩膜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明确细胞凋亡是否存在及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
结果:本研究中豚鼠配戴两种不同度数的凹透镜,实验后诱导眼的屈光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配戴-10D和-20D的凹透镜2周后,分别诱导出-3.45±0.21D和-3.57±0.78D 的近视,与对照眼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且伴有眼轴的代偿性生长,眼轴分别延长了0.41±0.21mm和0.45±0.37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 TUNEL检测对照组无凋亡细胞,而诱导眼后极部巩膜细胞中凋亡细胞指数分别为15.61±0.40(-20D组)、10.98±0.74(-10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近视眼模型和对照组巩膜细胞中细胞增生指数(PI),Ⅲ组PI为28.83±0.05,明显高于实验眼的PI值,分别为10.54±0.06(-20D组)、13.78±0.15(-10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检测到 Ⅰ、Ⅱ组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凋亡数量增多,Ⅲ组未见典型凋亡细胞。
结论:豚鼠配戴凹透镜2周后形成近视。在透镜诱导豚鼠实验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不仅有细胞增殖的降低,而且还存在细胞凋亡的表达增多。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近视,动物
|
|
|
会议投稿录入:doudouyan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接触镜诱发角膜改变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VISX STAR S4系统行 LASIK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临床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