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切口深部后板层角膜内皮移植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张朝然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击数1225  更新时间:2005/5/30 16:08:04  文章录入:salome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临床应用的实际经验,为广泛开展该手术奠定基础。方法:不配对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共5例5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患者接受了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6.6岁。目前已随访3-5周。2例因植片没有贴附植床,再次接受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另2例术后亦发生植片脱落,经前房注气候贴附良好。3例获得中央移植区透明的角膜,术后大泡消失。因眼部其它疾病,3例患者术后视力仅有限提高。术后3周左右内皮计数显示内皮数量在990-1714个/mm2 之间。术后角膜屈光状态的变化,因随访时间不足,尚不能作统计学处理。结论: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是一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该手术操作细节有待进一步探讨改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